“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中国与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实施这一战略,各地摩拳擦掌,配套政策相继出台。
近日,甘肃省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受访者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从长期来看,将对中药进出口贸易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文化先行、以医带药、发展服务贸易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为“走出去”解困
“‘一带一路’是国家的大政策,各地肯定会相继出台配套措施。”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于志斌告诉记者,甘肃省做得比较前沿,像云南也提出将利用与东盟合作的优势开拓东南亚市场,这几个省份的动作比较快。
根据上述方案,甘肃省将在道地药材原产地标准、标准化种植、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药膳推广应用、普及应用电子商务、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并积极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拓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合作。
地方版政策的推动也显示了国家力促中医药“走出去”的决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日前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也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于志斌认为,此前中医药“走出去”面临很多困难,现在可以借政府推动的大趋势,与相关国家进一步加深沿海贸易,并通过文化先行、以医带药等形式带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在文化共享的整体方针下,像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凭借之前丝绸之路的影响,在文化方面的认同感比较强,为中医药“走出去”带来了很大的机会。于志斌表示,“比较看好东南亚地区的中医药贸易发展。”目前从中药贸易情况来看,东南亚的发展也比较好,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下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药类产品出口仍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出口总额35.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9%。2014年1~11月,中药类产品进口额9.23亿美元,同比下降4.26%。
受“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中药贸易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的行情都给业界带来新的想象。“一带一路”的目的就是与相关国家在进出口方面互惠互利,利益共享。进口主要会以东盟、印度等国的南药为主,例如乳香、没药等。于志斌认为,2015年中药类进出口情况倒不一定有特别大的变化,因为整个政策不可能在明年立刻显现。但是,从长远来看,此政策对中药进出口贸易将起到促进作用,中药进出口贸易一定会有较大增幅。
以服务带动产品
一直以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企业“走出去”,一些企业也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天士力、同仁堂、片仔癀等企业纷纷布局。
“‘走出去’是企业都要做的事情。”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贺庆告诉记者,作为传统中成药和大健康企业,国际化视野肯定也是未来要走的路。但是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并不匹配。
中药企业“走出去”还面临很多困难。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在国际上还没有得到较好认可,目前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也遇到一些“瓶颈”。贺庆认为,一是法律上的“瓶颈”,二是国际上的一些标准和技术要求和国内不同,三是中医有些传统理论和文化与国外存在差异。企业“走出去”首先需要攻克上述“短板”。
企业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从中成药出口方面可窥见端倪,欧盟市场尤其是英国市场继续下滑。受欧盟植物药审批及其延续性条款(英国于2014年5月1日禁止在本国销售未经注册的传统药)的限制,2014年我国中成药出口欧盟市场1100余万美元,同比下降5.85%。
“单独的药品‘走出去’已经举步维艰。”于志斌认为,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好方法。“一带一路”也是秉持着服务贸易“走出去”的想法,以医带药,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而且,由于中药材行业相对比较传统,跨境的电子商务还没有发展起来,未来肯定也是大趋势。
谈及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建银曾公开表示,中医药服务贸易不仅出口中医药产品,提供中医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医药理论和医学知识,输出一种健康的养生理念、生活方式。中医药服务贸易是在打造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对于如何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业内专家建议,应该鼓励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并开展中医药技术推广、文化交流、科研合作。同时,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推广。
以上介绍的就是有关国家将大力扶持中药企业的具体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