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对风湿科经典的老药秋水仙碱、阿司匹林和甲氨蝶呤的研究新进展做了专题报道。这三种药物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它确切的作用机制,所以说这样的专题报道还是有益无害的。
秋水仙碱在埃及象形文字中准确描述用作治疗痛风。300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作用机制。它对痛风的预防作用是通过干扰内皮细胞中的微管,消除中性粒细胞黏附到炎症部位内皮的能力。而更新的研究显示秋水仙碱也抑制白介素1的产生,后者对痛风的形成至关重要。秋水仙碱可作为预防性药物预防急性痛风发作,以及用来治疗家族性地中海热及其他类似的疾病。
阿司匹林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大部分人认为阿司匹林治疗头痛的剂量可能足够抑制全身前列腺素的合成,并将阿司匹林的抗炎机制归因于此。新的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引起腺苷释放增加的过程能够抑制炎症,同时大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抑制NFkappaβ转位,后者是炎症不可或缺的。
老药作用机制你了解吗?还有甲氨蝶呤,它的代谢物可间接导致腺苷释放增加,因此可减轻炎症。甲氨蝶呤也抑制多种涉及促进炎症细胞内信号传递的MAP激酶。抑制这种信号途径就能发挥减轻炎症的作用。对药物的作用要有透彻全面的了解,这样对我们的健康还是有保障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