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记者到连云港经济开发区采访时欣闻:这里已集聚了新医药企业30多家。其中,培育出上市公司2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4家,成为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化中药新药研发与生产基地。
缺乏区位和资本优势,缺乏科教资源,连云港经济开发区如何取得今天的业绩?
“我区始终坚持实施‘人才立区’战略,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促进‘人才—创新—产业’联动发展,为开发区第三次创业汇聚核心竞争力,赢得转型发展的先发优势。”连云港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关永健说。
记者了解到,连云港经济开发区通过坚持实施“人才立区”战略,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4.4万人,其中,有国家“千人计划”1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15人、江苏省“创新团队”3个,特别是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已经集聚一批海外归国人才。同时通过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先后建成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江苏省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产业载体,以及国家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创新药物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研发平台。并新引进和建设了研发生产国家一类新药的美国长慧制药、美国暨明制药、佑源药业、青阳药业等一批重点医药项目,快速做强做大了新医药产业板块。
“这些都为我们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洪斌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作为我国西药创新“领军企业”,恒瑞医药在海内外建立了四大研究中心和一个临床医学部,组建了国家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公司研发人员达3000余人,仅博士、硕士及海归就有500多人,还牵头成立了中国抗肿瘤药物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成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创新药孵化器基地。
依托科技人才优势,近年来,恒瑞医药先后承担了4项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3个项目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7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3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和10项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至今,,公司申请发明专利超过200项,连续7年在全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制药企业排名中名列第一。
在江苏康缘药业,这家集中药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多年来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年均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在7%以上。
“多年来,我们重视中药国际化研究,还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美国创新药物研发公司、国际肠道细胞药靶基础研究平台等,加快开发中药新药,全力拓展国际市场。”康缘副总经理王跃生说。
该公司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形成了以工业色谱、膜分离为代表的中药提取精制新技术,以中药注射剂为代表的中药制剂新技术,以定量指纹图谱、数字化制药技术为代表的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新技术等,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在国内中药行业处领先水平。至今,康缘药业已成功开发中药新药46个,在研新药50多个;申请专利314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20件。
其实,类似这样的创新企业,在有“药谷”之称的连云港经济开发区不在少数,而是早已形成了一个创新群体。
目前,连云港经济开发区已有59个项目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在2013年中国医药创新榜20强中,连云港企业占据四席。今年上半年,连云港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入库税收首破15亿元,同比增长22.33%。
“新医药产业一直是我区最具成长性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来,我们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对新医药产业又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重点培育生命健康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发展化学药、创新药、生物医药、海洋医药、医疗保健、医药物流等产业,加快医药产业与新技术与社会新需求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努力打造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区和特色产业示范区。”关永健说。
如今,在连云港经济开发区,一期投资2.1亿元的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研发大楼主体工程已竣工,展示中心和孵化器主体等都已建成……这里力图打造的,不仅是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医药产业基地,更是一座中国的“健康港”。
相关阅读